我决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,错过的青春,变形的灵魂,无数个失眠之夜留下来痛苦的回忆。
——舒婷、《一代人的呼声》
失落的一代
在谈论起这本书之前,有必要先弄清楚“失落的一代”。
1966年中国掀起“文化大革命”,学校停课,城镇中学生先“闹革命”,当红卫兵,后被遣送到农村去。据统计,1968至1980年间的下乡人数,大约有一千七百万。这场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,是一场彻底的政治运动,名为“上山下乡运动”,在世界或在中国来看,都是史无前例的。这场运动对整整这一代城镇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不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秩序,使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,而且影响他们的家庭,以及整个城市社会,甚至农村社会。这整一代人可以被称作“失落的一代”。
豆瓣君上,关于这本书的简介,因为无法同意的更多,所以索性贴了上来。
本书揭示了发起这场运动的领导人公开或隐蔽的动机,与他们为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法,同时分析了他们的这些决定在整个社会上所引致的后果。本书也探讨了下乡运动进行了二十多年(包括“文化大革命”前小规模的运动),为何会在1980年突然寿终正寝,并且研究了这场运动在中国社会、政治及经济上留下了什么印记,以及它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应该占一个什么位置。
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。当所有人都在被选择性遗忘的时候,总会有人选择抗拒,选择深究真相。深究真相,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;另外一个原因,正如书的简介说的那样,这场“运动”对整整一代城镇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我的父亲是六零年生人,正是这“一千七百万”失落的一代中的一个。
那些生命中缺失的年份
我的父亲出生在1960年,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,他还不到六岁。大体是渡过了混乱和动荡的初中之后,在七十年代中期,下放在离县城几十里远的一个村子里。
关于那段“知青”的岁月,我仅仅从他口中知道一个故事:
“那年他从村子里回到县城家里,奶奶看他瘦骨如柴,炖了一搪瓷缸的肥猪肉,结果饭还没乘上,那一缸的肉就吃完了……”
我的记忆中,他从来不吃番薯,我问他原因,他说他曾经整整一整年天天吃这玩意,所以一看到番薯就恶心,形容起来就是从胃到小肠的阵阵痉挛。
每年春节的时候,当年接收父亲下放的那户人家,都会下到县城来拜节,父亲都会亲自去接待,对于他来说,那一家人也成是他的亲人。
我很诧异我对他的青春时代的印象竟然如此的少,加起来就只有以上寥寥不足两段的文字,不到他对我的青春见证的一个镜头。在追溯“我从哪里来的”问题上,自然而然的要与他那些生命中缺失的年份遇上,书中字里行间,总是浮现出这个一千七百万分之一的年轻人的面庞,文字背后那些只能依靠想象来填补的场景,让我连着几个夜晚夜不能寐,充满着一种潸然的哀愁,像是一场迟来的祭奠。
他失去的那些,也是我失去的。
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,父亲回到了高中。他怀揣着大学老师梦,从1977年一直考到了1983年,连着考了六年,都没考上,但梦还是离他远去了。他那六年的时间,读过的书,在多年之后成了我阅读历程最早的一批读物……
遥远的她
Lee小姐,是宛若蛛线上的朋友,在遥远的地方,有她的故事。
她的爷爷是参加了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,在1954年上山下乡运动刚开始,被派到了新疆和田的一个小县城。她的父亲和她都出生在和田,她称呼自己为疆二代。
她说爷爷是山东青岛人,她会普通话、维语、英语和一丢丢的青岛话。她说她回过一次山东的老家,那一趟旅程像是在时空中穿行,五十年的时光一帧一帧的在后视镜的镜像中飞速的消失离去,直到到达目的地、回到起点,她在镜子中看清楚,在异乡生根发芽,生长出来的,她的模样。
我想我们应该会成为很好的朋友,一定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