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半的时间,两千多公里的距离,从地球最大的都市回到故乡的小镇,这个跨度看似巨大,事实上我在地图上比量良久,盐镇和我生长的自贡市区相距不过十几公里,很难想象,此前数十年,它是我对中国一无所知的那部分。

在这本书的后记上,作者易小荷写下了这么一段结语,我觉得用来概括这本书很恰当,“它”是“我”对中国一无所知的那部分

《盐镇》用一种类似口述史的方式,讲述了仙市镇这座小镇上十个不同的女性以及属于她们的人生故事,从90岁到20多岁,呈现了横跨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囿于小镇而经历的一系列的遭遇。让她们的悲喜被记录,被听见、被看见,这大抵是写作者的初衷。但我想这本非虚构的小书更现实意义,在于打破、在于填补,在于让那些淹没在古老时钟里的那部分中国,有了一种渠道和媒介被更多人发现。

同样是发生在西南中国的“边城”故事,很难不让人想起何伟在涪陵两年的支教经历而写成的《江城》,同样可以拿来作比较阅读的还有何伟妻子张彤禾的《打工女孩》。西南的边陲小城带来一种质朴的山川隔断的神秘感,人在时代中的起伏挣扎又能感受到一种时间的蛮荒感。群像的故事集也有更包罗的覆盖,但总觉得得少了些深度与追问,这或许是有《打工女孩》这样的珠玉在前的缘故吧。 (《打工女孩》,镜子和家谱)

聚焦于女性的视角,自然有作者本身就是女性、有市场的热度等等诸多因素的考虑,但当我在高铁的飞速前行中读完它开篇的《盐约》,在瓢泼大雨中读完完结的《生意人》之后,想到的却是这些鲜活人物命运表象之下的社会土壤与基质。它呈现给我的是经济结构的转变导致的古老贸易中枢的破败,是一个小镇如何在治理上、在观念上、在文化上经历现代化的嬗变,正是这些个社会的筋骨,左右了个人命运的飘零与起伏。

虽然我们无法牵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,但读读这本书,哪怕只是看看过来人走过的路、看看别人曾经在十字路口做过的选择,也有益无害的。你不一定出自“盐镇”,但在我眼中“盐镇”只是千千万小镇的缩影,有千千万的故事正在各自的小镇上发生着,有千千万的人一样在小镇上生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