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并不善待每一个人,该来的来,该走的走。水滴,时常约定俗成的成了时间的刻度,水滴石穿,被赋予了一种东方式的英雄力量,却因为因为和这个“活着当下”的时代主旋律背道而驰,被抛弃在了旧报纸的畸角旮旯里。而世事却又神幻莫测,那些“水滴”一般的故事却涟漪往复不停:

开学的日子,与朋友相聚。觥筹交错间,他提起即将启程送自己的小外甥女去往北京,开启她的大学之旅,随口一问让我推荐一本适合的书,随口地脱口而出,便报出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《二手时间》,恰如风中信。

再次相遇,便追问那个“Z世代”的年轻人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和感受,反馈确是赞不绝口,甚至隐约感觉到震撼到了世界观的程度。在“二十个”前苏联普通人的故事里,才懂得了一些现在以及过去的美好,懵懂之间开始明白:“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儿子/女儿,却过着资本主义的生活。”

三维世界的碳基质人类永远囚禁在第一性的时间里,“什么是‘二手’时间?”这个问题一问,都打的人措不及防,毫无头绪。当我把问题抛给沙发对面的两个零零后的年轻人之时,她们回之以一脸的茫然与诧异。

最近的我处在一段偏长的“静默”期,没有表达的欲望,没有诉说的欲望。

一滴水滴的故事,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。